我在M市已經住了五年了,也破了我個人職涯紀錄,五年都在同一家公司上班。
不過說實話,這裡不比大城市,工作機會沒有那麼多。
很多人都說 : 什麼?你讀到政大畢業居然在做服務業,也太委屈你了吧?
我只會回答: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有時候人的造化都是天意或有一些機緣存在的。
我的工作一開始是收銀台店員,後來進階到賣場管理和商品販賣策略。
但還是要接受客人的詢問和協助客人找商品。
尤其是我們的公司是老字號,因此明明在賣雜貨和醫藥健康食品,
但客人都覺得自己是在百年百貨老店松坂屋買東西一樣。
光是沒笑的花枝亂綻或是客人有些問題詢問店員後,沒有得到滿意的回答...等等都會被投訴。
一種米養百種人在哪裡都說得通的,有時候客服電話變成很像全民大悶鍋的幹剿專線。
世界各國觀光客到日本旅遊的潮流至少維持至少10年之久了,
某些日本企業經由觀光客來維持企業收支也已經不是秘密。
想必大家肯定覺得日本人看到外國人一定很習慣了?!
但事實上並不是的。
當大家都在關注美國佛洛伊德事件時,公司提供的線上英語會話課老師問我:
你知道這件事嗎? 我覺得都已經是21世紀了,不該有種族歧視的。
我: 什麼樣的人都有,每個國家也都有好人和壞人。
其實到現在還有人看到我的名牌是中文名字,就直接對著我說: 你去叫日本人來 !
或是 你不懂! 算了 ! 我問日本人 !
可是當時我可是一句話都沒說。難道生為台灣人,有中文名字就是一種原罪嗎?
而且這並不是個別案例,大概每個月都會有至少五次。
也曾被客人指著鼻子唾罵說: 你是個中國人你懂個屁,被飆過一長串種族歧視的話。
當時還一堆日本人排著隊,大家只是默默地聽著這個人對著我唾罵。
有些客人,不給我說話的機會,就直接判我出局 ; 有些客人是他認為他常使用的商品的牌子我也得瞭若指掌,
我只要再請他說一次,他就會生氣地說: 請你去叫日本人來!
以我在這裡工作五年的經驗,若我也沒聽過,其實不管你去找天皇老子來,結果也都是一樣的:
抱歉 ! 我們沒有賣。
某客人A問: 請問你們有嬰兒指甲用的剪刀嗎?
我: 我們嬰兒用品就在這區塊。剪刀的話,種類不多,只有架上的,非常抱歉。
客人看了看我的名牌,不發一語,轉而向另一位日本店員T詢問相同的問題。
店員T 轉而向我詢問: 嬰兒指甲用的剪刀就只有架上的? 我: 是的!只有架上的。
這時候 客人A是表示到欣慰,而且相信的。
這讓我覺得非常莫名其妙,我說的日文就不是日文? 是鄉音太重嗎? 就不值得信賴嗎?
不只是剪刀,包括紗布,口罩,我的回答對他們來說都只是空氣,他們要的是純種日本人的回答。
這種生活在國外所受的氣,換作是你,你會如何?
我也曾經很生氣,但我不覺得那是任何人的錯。
那些只相信日本人的客人,我覺得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性,
就是他們不相信自己,懷疑自己的眼睛,也懷疑別人,而且也還沒有學會如何尊重他人。
通常商品架上沒有想要的商品,如果是我,我會覺得,就是這間店沒有襬而已,
那我去別間店看看,頂多是多跑一趟,但這是我要的商品,我需要對我自己負責,
這間店沒有襬,不是他的錯,更不是店員的錯。
若是需要用訂的,我大概會明確地說出我想要的商品的牌子。
再者,不管對方是哪一國人或怎麼樣的人,別人真誠的對待你,你不能做一些傷害別人的行為。
應該學會尊重對方,那個和你有任何互動的人。
所以與其譴責那個傷害你的人,你應該更認真地對待那些對你表達善意的人。
那些有精神向你道早安的同事們。
在你幫他找他想要的商品後,離開之前還特地跑過來對你說謝謝的客人。
在你用對他們來說很重的鄉音幫他們介紹解釋商品時,到最後選擇了你推薦且最適合他的商品的客人。
當你對他們說謝謝的時候,也用謝謝回應你的人。
同時也必須避免用同樣的態度去傷害其他人,因為你知道受傷是種非常不好的感覺。
心懷感謝,並變得堅強 !
-----------酸梅企鵝評論 分隔線----------
其實,我有和其他日本同事討論過,為什麼有些日本人會這樣呢 ?
他們普遍認為,日本人是一個很害羞的民族,
不習慣外國人的日本人當他遇到外國人時,會顯得很不知所措。
而當他們的成見很深的時候,例如: 在自己的家附近的店有買的東西,到了繁華商店街卻遍尋不著時,
又被一個外國人說出否定自己成見的話(例如,抱歉,我們沒有,只能用訂的這類的話)時,
就會完全無法接受,心裡近於崩潰狀態,因此就會無法接受,
於是叫日本人來看看,日本人可能有法子幫我弄出來,當日本人有受過訓練,比較會變魔術的樣子。
要拒絕也是被日本人拒絕,因此可以感到安心。
就像如果男人都會外遇,那我寧願挑一個帥的嫁的概念?
喂 ! 好像不一樣喔(被揍)
又看到你的名牌趕快喊 : 叫日本人來的人,可能真的是骨子裡排華。
泰國,印尼,都在排華了,日本並不孤單,這就沒辦法。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