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東京通常都是往上野,渋谷,新宿這些地方,最近還愛上了台場。
也許只是因為這幾個景點總是基本款,不去就枉費你到東京去玩了。
於是這次,我們決定沿著山手線,拿著750円的一日券,看看其他沒去過的地方。
剛好早上到了上野吃壽司和牛肉可樂餅,又到了O1的店鋪晃晃
原因只是因為那裡的有規模不小的GAP和MUJI(無印良品)。
下午,就來到了惠比壽。
這是我第一次到惠比壽。從東口出來,可以看到只有機場才會有的電動手扶系統。
而且還不算短,有三段式。
接下來一映入眼簾的,就是讓人覺得可以快樂度過一下午的光景。
JR 每個站一下車都會有不同的發現 ; 看到的景象不是商業區高樓林立,
冷冰冰的鋼鐵大廈圍繞著穿西裝的歐吉桑們,就是流行之區,年輕人聚集的地盤。
我看到的第三種景象,是在惠比壽看到的,彷彿是來到另一個小天地一般。
氛圍是完全不一樣的。旁邊還有讓大家吃喝的場地。
若是有閒,可以在那休息一下。
隔壁的新光三越是比較不一樣的。他只有地上兩層和地下三層。
雖然不大,但光是享受一下午就很有樂趣了。
(還有不時的藝文活動表演,這次是夏威夷傳統舞蹈)
有別於一般的百貨公司令人眼花撩亂。
惠比壽三越簡單而大方。
一樓為貴婦衣服物區,看到的牌子價格都比較高,但料子都非常好。
這裡的衣服我覺得比較適合貴婦和朋友們一起去喝下午茶的時候穿。
大多是小洋裝,不太正式的衣服,但又有品味,不華麗,一眼就可以看出你很有錢,但不是炫富。
原來衣服的力量這麼大,不需要大家所知道的名牌標誌貼在胸前,也可以襯托出一個人的品格,
也有很大的嬰兒用品區,和雜貨區。最近很流行的生活雜貨+休閒服飾的Niko and... 也有頗大的店面。
雜貨部門佔了整個店面的一半,喜歡雜貨擺飾的人可以好好逛逛。
二樓則是書店和園藝用品,B1則是生活用品和廚房用具,
想要研究生活美學,可以欣賞一下這裡所賣的物品。B2是生鮮超市。
看看到這裡逛的客人,幾乎都不是觀光客,衣著簡單大方,但氣質都是與眾不同的。
我覺得這裡比較像天母的感覺。
出了三越旁邊有一個廣場,大部分的人都在這休息或是觀察人(?)
感覺像極了228公園的劇場(誤!)。
原來是晚上有蚊子電影院。惠比壽果然是藝術氣息濃厚的一站。
從廣場往上照。屋簷也有設計感。
另一邊的啤酒紀念館,則讓人很驚奇。
其實日本有很多啤酒工廠都是可以免費參觀,免費暢飲的。
但通常都在非都市交通不是那麼方便的地方。
本來我們要去武藏的啤酒工廠,但從都心來回就得花近兩小時,交通費也不便宜,就作罷。
這裡的啤酒紀念館其實也很夠看,而且坐落在離都心不遠處的惠比壽。
其實YEBISU在日本是比較高級的啤酒,通常是比較貴的,就算香哥愛喝,其實也有朋友來的時候才會買。
平常是沒機會喝到的。而且此牌也已經有123年的歷史了。
經過櫃檯,氣氛很不錯。
下了樓梯,可以看到一個非常大的地毯,和它背後位在樓下的啤酒蒸留器。
其實進到展示區的左邊是有等待區可以參加有聲真人導遊的。
有歷代啤酒瓶的展示。(以下是當時在萬國博覽會展示的啤酒)
還有啤酒的專用木盒,連盒蓋都有精緻雕刻,日本人就是事事都很講究盡善盡美。
還有當時賣酒的工作人員所穿的制服,相當厚實,現在多是薄薄的一件。
原來酒瓶不只是酒瓶,還有特殊的雕刻造型。
以前還有天皇專用的御用造酒工廠。
不用懷疑,以前的酒促小姐就長這樣。因為以前不流行印刷,海報都是用畫的。
第二次戰爭時期,酒的製造量不夠,因此酒類從奢侈品下調為一般家庭用酒,因此牌子也得下架。
造型就像我們的米酒一樣。
這製酒蒸餾器真的不是擺設而已,我在北海道也看過製酒工廠,真的是裡面有很多機關和管線的。
在這裡可以品嘗到各式各樣的YEBISU牌啤酒,因為現在是夏季,還有夏季的限定餐點。
雖然價格可能有點不漂亮,但都來了,享受一下氣氛也不錯。
最後這是在入口陳設的藝術品。是用空酒罐堆出來的。
夏天真的很適合來這裡,因為有吃有喝,入場不用門票,冷氣又開的強,周遭又很有趣。
讓你看到不一樣的東京都。
來這裡也可以發現大部分的人都穿的比較有氣質一點,果然在日本去每個地方的穿著都得注意一下。
YEBISU啤酒紀念館。http://www.sapporobeer.jp/yebisu/museum/index.html